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无理的怜爱与怨恨,把诗人郁积于心的深情浓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无理却又显得有理了。可见,在诗的世界里,“有情”才能“有理”,“情”往往是胜于“理”的。这一论述说明①文学世界中“情”与“理”是直接同一的②文学世界中“无理”依据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有理”③文学创作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其独特方式④文学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72 次


【1】试题文学来源于客观世界,文学世界中事物具有客观性。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形式。故②④项错误。文学世界属于意识的东西。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本题选A项。
【2】试题文学创作必须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故④项错误。文学世界中“情”与“理”并不始终是直接统一的。故①项错误。所以本题选D项。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c60adbe0e2a1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