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关于朱熹“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命题与王守仁“心即是理”思想的差别,王守仁说:“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者心之本体也。”这表明王守仁认为


A.朱熹所说的“定理”不是“至善”的“义”
B.至善作为道德原理可能存在于外部事物
C.事物的道德秩序只是来自行动者赋予它的道德法则
D.道德法则是纯粹外在的

所属分类: 历史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11 次


从材料“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可以看出,王守仁认为至善在于人的心中,是有个人决定的。故选C。A项错误,朱熹和王守仁的区别在于方法论上,在世界观上二者是相同的;B项是朱熹的观点;D项是迷惑项,无意义。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关于朱熹“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命题与王守仁“心即是理”思想的差别,王守仁说:“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者心之本体也。”这表明王守仁认为"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历史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d6072f273d12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