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应对使臣时,往往“须称《诗》以喻其志”。据统计,《左传》中累计引用《诗经》69次。这些被引用的《诗经》文辞,或以言志,或以达意,上至军国大事,下至乡饮应酬,大到政教风化,小到修身立命,无处不用。由此可见,《诗经》


A. 突出了承载宣扬教化的社会功能
B. 奠定了诗歌叙述中国历史的基础
C. 开创了记录社会底层状态的先河
D. 反映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所属分类: 历史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02 次


据材料“被引用的《诗经》文辞,或以言志,或以达意,上至军国大事,下至乡饮应酬,大到政教风化,小到修身立命,无处不用”可知,材料意在强调《诗经》的社会功能,故选A。材料并未提及以诗歌叙述历史的情境,排除B项;C、D两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应对使臣时,往往“须称《诗》以喻其志”。据统计,《左传》中累计引用《诗经》69次。这些被引用的《诗经》文辞,或以言志,或以达意,上至军国大事,下至乡饮应酬,大到政教风化,小到修身立命,无处不用。由此可见,《诗经》"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历史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d60a2325c77e63.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