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用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处理是


A.先去雄后授粉
B.先授粉后去雄
C.不去雄只授粉
D.只去雄不授粉

所属分类: 生物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31 次


(1)因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因此对母本不需去雄处理,但人工授粉时需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对母本的处理是雌花套袋-授粉-套袋.
(2)根据题意可知,有茸毛的基因型是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基因型为dd.将有茸毛玉米(Dd)同株异花授粉,子代植株的情况为DD(幼苗期死亡):Dd(有茸毛):dd(无茸毛)=1:2:1,因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2:1.
(3)①宽叶有茸毛玉米(A_Dd)和窄叶有茸毛玉米(aaDd)进行异株异花传粉,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由此可确定亲本基因型为AADd和aaDd.
②由亲本可知F1个体基因型及概率为AaDd(
2
3 )、Aadd(
1
3 ),所以D的基因频率是
2
3 ×
1
2 =
1
3 .
③由亲本可知F1个体基因型及概率为AaDd(
2
3 )、Aadd(
1
3 ),F1个体同株异花授粉即自交,理论上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有宽叶有茸毛(A_Dd)、窄叶有茸毛(aaDd)、宽叶无茸毛(A_dd)、窄叶无茸毛(aadd)四种表现型.
(4)要想在次年得到高产抗病(即AaDd宽叶有茸毛)玉米用于生产,则亲本有茸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Dd和aaDd,在写遗传图解时注意:①表现型和基因型必需要写;②说清代别:若干个体,必需说清各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亲子代还是祖代关系;③必要时要考虑各表现型的比例,如证明遗传规律的遗传图解就要写出表现型比例.遗传图解如下:

用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处理是

(5)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每个显性基因增重(210-120)÷6=15克,又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果树甲和乙杂交,F1的果实重135-165克,F1显性基因的个数应是一个显性基因(135克)、两个显性基因(150克)、三个显性基因(165克),又已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c,有一个显性基因A,因此乙产生的配子按显性基因的个数分,应是0个显性基因(abc),一个显性基因,两个显性基因三种.所以:
A、aaBBcc只产生一种配子是aBc.不符合要求.
B、AaBBcc产生两种配子ABc和aBc.不符合要求.
C、AaBbCc产生配子按显性基因的个数分为四种,即0个显性基因,一个显性基因,两个显性基因,三个显性基因,不符合要求.
D、aaBbCc产生配子按显性基因的个数分为3种,即0个显性基因,一个显性基因,两个显性基因,符合要求.
故选:D
(6)由以上分析可知,红色的基因型A_B_,粉色的基因型为A_bb,白色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_.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中白花(aabb和aaB_):粉花(A_bb):红花(A_B_)=(
1
2 ×
1
4 +
1
2 ×
3
4 ):(
1
2 ×
1
4 ):(
1
2 ×
3
4 )=4:1:3.
故答案为:
(1)雌花套袋-授粉-套袋
(2)有茸毛:无茸毛=2:1
(3)①AADd和aaDd     ②
1
3     ③4
(4)
用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处理是

(5)D
(6)白:粉:红=4:1:3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用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处理是"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生物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f606ea1e3b453c.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