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改革开放30年来,从最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取消农业税,再到村民自治,农村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解放思想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每一次质变都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82 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改革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安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的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十年来,安阳市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总体上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2年,恢复性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开了长期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发展,恢复了农村的集市贸易,初步搞活了农产品的贸易流通,调动了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农业总产值也从1978年的5.5亿元提高到1982年的8亿元,增长45.5%。(未扣除物价因素.以下均同)
  第二阶段:1983-1991年,平稳发展阶段。1983年全面实行了以公有土地为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经营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农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广大农民由过去单纯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平稳发展。农业总产值也从1983年的10.7亿元提高到1991年的30.8亿元,增长近1.9倍。
  第三阶段:1992-2001年,跨越式发展阶段。这期间,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采取了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工农业产品比价关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构建市场经济体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这些政策的促进下,一是使粮食生产再上一个台阶,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三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使国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了机遇。上述有利因素,促进了农业生产跨越式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村各项事业扎实推进。农业总产值也从1992年的30.5亿元提高到2001年的97.97亿元, 增长近2.2倍。
  第四阶段:2002-2007年,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这五年,中央连续下发了指导“三农”工作的四个1号文件。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三农”工作;2005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保持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6年的一号文件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难度最大的问题;2007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化农业放在首位,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上述这些政策力度之大,连续性和指导性之强,给农民的实惠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2005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行“一免三补”政策,对粮食收购采取最低保护价措施。
  2005年12月29日开始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在取消农业税的当年,又增加了购置农机具补贴。
  在此阶段,农村的乡镇机构改革、村委会选举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扶贫事业、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措施相继实施。“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工程、有线电话工程、新型合作医疗事业、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全市农村相继铺开。农村各项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经济空前发展。农业总产值也从2002年的103.2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193.1亿元,增长了87.1%。
  一、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农产品供应极大丰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阳市委、市政府把粮食生产放在发展经济的基础地位,用粮食的稳步增长带动畜牧业和粮食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安阳市粮食产量连续跨上了3个台阶,1983年突破150万吨,达到150.46万吨;1993年突破200万吨,达到201.58万吨; 2007年突破300万吨,达到320.2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粮食产量与1978年的121.29万吨相比,增长1.6倍。
  分析安阳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原因,除政策性因素之外,与不断优化的品种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安阳市充分发挥了地处中部平原的优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科学种植,小麦的产量由1978年的56.31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178.6万吨,增长2.17倍。其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46.4%提高到2007年的55.8%,增加9.4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优质小麦的面积达到380万亩,占夏收粮食播种面积的84.8%。
  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快速增长。市委、市政府组织引导农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棉花、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棉花产量达3.24万吨,油料产量达23.52万吨。分别比1978年的1.94万吨、0.86万吨增加了1.3万吨、22.66万吨,分别增长67%和26.3倍。
  三十年来,安阳市的蔬菜产量同样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大棚、温室种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产量,也彻底改变了北方冬季少菜的局面。再加上近几年蔬菜新品不断出现,以及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2007年,全市蔬菜产量484.4万吨,比1978年的39.53万吨增长11.25倍。
  截止到2007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2个,通过国家认定的以内黄的西瓜、花生、龙泉的胡萝卜等为代表的无公害产品36个,有4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高速发展的畜牧业。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现代化科学配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1985年以后,对猪、牛、羊、禽等取消派购制度,把市场机制引入农村经济,全市涌现出一大批畜禽养殖专业户。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对畜牧业养殖大户进行扶持,鼓励、引导“公司加农户”的饲养方式,促进了安阳市畜牧业的高速发展。2007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4.2%,比1978年提高了15.8个百分点;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1.7%,成为农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7.53万吨,比1978年增加14.71万吨,增长5.22倍;禽蛋产量达24.75万吨,比1985年的0.8万吨增长29.86倍。畜牧业的发展壮大,使畜产品不仅满足了全市的城乡需求,而且销往全国各地。以汤阴为中心的肉鸡规模饲养如火如荼,经济效益显著。以畜产品为代表的滑县的老庙牛肉和道口烧鸡已走向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发展迅速的林业生产。30年间,安阳市把林业建设作为改善生态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扶贫攻坚、振兴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组织全市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兴果富民相结合、退耕还林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路子,相继实施了平原绿化、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全市林业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林业得到跨越式发展。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截至到2007年底,全市林地面积16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全市一个以沟、路、河、渠为骨架,农田林网为主体,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点、片、面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已初步形成,林业防护功能显著,农业生态环境改善。2007年全市林业增加值为4亿元,较1978年的0.12亿元增长32.3倍。
  快速发展的渔业。改革开放后,安阳市把发展渔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承包责任制,挖掘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可开发的水面,增加配套设施,提高精养技术。全市大力发展养殖、垂钓、餐饮、娱乐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设施,渔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8032吨,比1991年的783吨提高9.26倍。
  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保障了农产品的供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需求。改革开放前凭票供应的配给制,缺少“细粮”和副食品匮乏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开放搞活农村经济、制订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扎实稳步的推进。
  一是通过财政补贴建设的“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全市各行政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乡村公交班车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农村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有线电话、手机和有线电视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彻底改变了通信不畅、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局面。
  二是国家投资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使全市四百多万农村居民受益。
  三是新型合作医疗惠及全市农村居民。通过个人出一点,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双倍补贴的办法,解决了过去小病不治,大病治不起的困难局面,初步改善了农民的医疗状况。
  四是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全部免除学杂费工作已经实行,并对部分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免费教科书。这对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将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五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正在开展,广大农村居民正逐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三、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逐步跨入小康社会
  三十年以来,安阳市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反映在人民生活水平上,更是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一是居民收入成倍增长,收入结构明显改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多,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和多项补贴措施的相继落实,都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2007年,安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93元,比1978年的77元增长了57倍多(未扣除物价因素)。在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的同时,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1978年以前单一的以种植业收入为主,向多元化、多渠道发展。2007年,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安阳市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148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5%;来自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4%;第二、三产业收入307元,占总收入的7%;工资性收入2202元,占总收入的49%,改变了过去收入单一的局面。
  二是住房面积不断增加,住房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2.9平方米,比1985年的18.2平方米增长了80.8%。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增强,花费在建筑、维修上的支出不断增加,人均居住支出从1995年的124.2元上升到2007年的478.3元。
  三是家用电器基本普及。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安阳市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13台、拥有电话机78部,拥有洗衣机85台,拥有彩电112台。在三十年前,这些家用电器在安阳市的城区也是凤毛麟角。
  四是交通、通信空前发展。三十年前的农村是雨天“泥水”路,现在的农村是水泥路;三十年前,很少有客车通往乡镇,现在公路客车和乡村班车四通八达;三十年前,农村仅个别家庭拥有自行车,现在摩托车非常普遍,部分家庭已经拥有汽车;三十年前,每个行政村只有一部手摇电话,现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彻底告别了“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的时代。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1995年,农民用于交通和通讯的支出人均仅25元;2007年这一支出竟高达388元,十二年内增长了14.52倍。
  五是恩格尔系数显示,安阳市农村已经逐步跨入小康社会。2007年,安阳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47%,比1995年的55.41%下降了21.94个百分点。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指出,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表明全市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反映了安阳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已经由贫困到温饱并逐步迈向小康社会。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从最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取消农业税,再到村民自治,农村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f6090bee17d266.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