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王守仁(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关于“良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良知的丧失主要在人的私欲
B.良知主要是后天养成的
C.良知就是存在于自己心中的理
D.良知主要是天生的

所属分类: 历史 (免费栏目) 浏览量: 262 次


这个问题已经被人讨论了几百年,这里我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说法:

“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 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
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那里“良知”是一种不经后天学习的先验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而在王阳明这里,“良知”范畴已演变为融本体论、功夫论、道德论为一体的最高的哲学范畴。

“良知”是心之本体。王阳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说的基础上把“良知”扩充为一种贯穿于万事万物的普遍原则。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认为“良知”是心的本然状态。王阳明的“良知”是伦理学上的良心,亦即道德意识的主体。“良知”是“与物无对”的本体,是造化天地万物鬼神人类的精灵,人的一切认识和实践的活动,都是为了复归此本体。他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王阳明把“心”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欲”和外物干扰的“本心”即从“一块血肉”的人心升华为“良知”“, 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体,它处在虚灵明觉和恒照的状态。因此,作为超越具体“身心”特征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体“器”的“道”。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
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良知即是天道。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王守仁(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关于“良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历史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h6072f2ab5769a.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