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骨盆骨折最常见并发症为()


A.尿道损伤
B.膀胱破裂
C.血管损伤
D.直肠损伤
E.脾脏破裂

所属分类: 生物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26 次


骨盆骨折的并发症如下:(最常见的是第一个 )
骨盆骨折并发休克:多见于车祸或高空跌落伤。失血原因有伤口外失血,实质性脏器内出血以及骨折面渗血,盆壁静脉丛和盆腔中小血管出血等。首先应用腹腔穿刺证实有无实质性脏器出血,以便采取紧急手术的止血措施。严重骨盆骨折常有大量失血,多>1000mL,,有时聚于腹膜后,形成腹膜后血肿,血肿可压迫刺激腹膜后神经丛,导致腹膜刺激征,易与腹部脏器损伤引起的腹膜刺激征混淆。两者鉴别诊断包括:①单纯腹膜后血肿引起的腹肌紧张和压痛,越近后腰部越明显,越近前腹部越轻微,且多局限于伤侧及下腹部,有时局部可稍隆起;腹肌紧张程度于深呼吸时检查常可减轻。腹腔内脏器损伤则可引起全腹肌紧张和压痛,肌紧张程度较重,有时可达“板样”程度,腹部呼吸常减弱或消失。②腹膜后血肿的叩诊浊音区,不因体位改变而移动,肝浊音区不变,听诊时肠鸣音在伤侧可减弱或消失而腹腔脏器伤导致的出血,可出现移动性浊音,胃肠穿孑L者有肝浊音区消失。③腹腔穿刺.如吸出血液或体液对诊断腹腔脏器伤很有价值,但须注意假阳性,因在巨大腹膜后血肿隆起靠近前壁者,亦可吸出血液。④腹膜后间隙注射0.25%普鲁卡因150~200mL,如系腹膜岳血肿引起的假性腹膜刺激征,注射后可为减轻或消失;而在腹腔脏器伤引起的腹部症状.则注射后无改变。 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应尽量快速整复后环骨折脱位,减少搬动;输血量常需很大.2000~3000 mL,多者达9000ml。对腹膜后血肿一般不主张手术探查止血,因盆壁静脉从出血及中等动脉血管出血,常在剖腹后腹腔压力减低而出血加重,以致死于手术台上。因此,对该种出血性休克一般应输血治疗;当快速输血一定数量后,血压仍不能维持者.可先考虑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如疑有大血管损伤如髂内动脉损伤,应及时手术探查,控制出血和挽救下肢。Ring等报道可行动脉插管造影,确定出血的血管后行栓塞止血。 2.膀胱及尿道损伤:尿道损伤是骨盆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3.5%~28.8%。 WatsOn—Jc)nes指出耻骨弓损伤的严重程度,一般能反映出下尿道损伤的情况,空虚的膀胱不易损伤,而充满尿液的膀胱移动性小,前环移位之骨折片可刺伤膀胱或尿道。膀胱损伤分为腹腔内破裂和腹膜外破裂。前者破裂口大,尿液渗入腹腔;后者破裂口很小,尿液外渗至腹膜外膀胱周围。 WatsOn—Jones认为前环骨折时,耻骨将前列腺向上向后挤压,使会阴隔膜上的尿道发生部分或全部断裂。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耻骨联合部骨折段下陷,也可损伤后尿道。 膀胱破裂均应手术治疗探查与缝合。不能排尿,尿道流血或尿外渗,是尿道损伤的征象。放人较细的软导尿管,不可粗暴放人较硬的导尿管。在部分撕裂伤应保留导尿管,持续10~20天,然后定期扩张尿道,防止尿道狭窄。 3.神经损伤:WatsonJones指出,骨盆骨折合并神经伤占1%,主要见于骶骨骨折,多系Sl、S2孔的骶神经在髂腰韧带处或骶髂关节上部因脱位而损伤,多可自行恢复。此外,腰丛、骶丛或神经干部亦可损伤。 Denis等认为骶骨骨折并有神经伤者,应视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对Sl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痛者,可先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探查;有足下垂者,75%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探查减压;骶管区骨折伴大小便功能障碍者,手术椎板减压比保守治疗为好。 4.直肠肛管损伤:直肠肛管损伤多由坐骨骨片刺伤引起。伤后盆腔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原因在于:①合并直肠、肛管撕裂的开放骨折,受肠道污染机会很多;②开放性骨盆骨折时软组织挫伤严重,一次清创不易彻底,残存失活组织;③病人取仰卧位,不科引流,盆腔后壁陷凹较多,渗液易积聚,一旦感染,骨折处浸泡于脓液之内,感染沿骨折线及血肿在盆腔内扩散,可形成化脓性骨髓炎、骨盆周围脓肿,有的甚至形成包括髋关节在内的一侧骨盆、臀部、腹股沟的严重化脓感染。因此,骨盆骨折合并直肠肛管损伤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肛门有渗血是重要体征,应常规肛诊。 对此种损伤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是:直肠伤应给予修补并作结肠造瘘;低位直肠伤常不能满意的缝合肠壁破损处,要强调局部引流,经会阴的引流应达盆膈以上,使坐骨肛门窝完全敞开;清创要尽可能彻底,可能时用附近有活力的组织覆盖已暴露的骨折端;腹股沟及其他适当位置均安置引流管,必要时持续负压吸引;同时给予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5.女性骨盆骨折合并生殖道损伤:子宫和阴道的前方是膀胱、尿道和耻骨联合,后方是直肠和骶尾骨,故骨片损伤可伤及子宫和阴道。损伤原因除骨折片直接刺伤外,有时是骑跨伤导致会阴撕裂。l凋道破裂后与骨折相通,可引起骨折深部感染,故对其损伤应及时手术修补。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骨盆骨折最常见并发症为()"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生物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i5ffaa11b008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