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材料表明


A.拜上帝教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
B.与清朝统治者相比洪秀全并未显现其进步性
C.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D.向西方学习的不深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所属分类: 历史 (免费栏目) 浏览量: 97 次


洪天贵福自被俘之后,曾相继在席宝田大营、押解途中和南昌留下了多份亲笔自述、诗句和口供.

-----------------------------------
详细的可以参考 洪天贵福的启蒙教育与宫廷生活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王朝的兴衰存亡与皇位继承人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唐代诗人罗隐《炀帝陵》有云:“君王忍将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便是慨叹隋炀帝杨广荒淫暴戾,巡游无度,结果命丧江都(今江苏扬州),被草葬于城郊,使隋朝存世不到40年就寿终正寝。也正因为如此,历朝统治者均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以清代为例,皇子6岁便入上书房读书,跟随专门的老师诵习四书五经。


天王洪秀全所指定的接班人是自己的长子洪天贵福。关于洪天贵福的启蒙教育与宫廷生活,包括其登极后的命运,迄今尚未有专文论及。洪天贵福的资质究竟如何?他在宫廷中究竟接受了何种教育和训练?以幼天王的身份兵败被俘后,他的表现究竟如何?考察此类问题不仅可以充实对洪天贵福其人其事的研究,还有助于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洪秀全的行为和思想。本文尝试结合近年来新近公布的洪天贵福被俘后的亲书自述等原始资料[①],就上述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一)





1849年11月23日晨(清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九日卯时[②]),洪天贵福出生在广东花县官禄 村;生母名叫赖莲英[③],即后来太平天国文献中所说的“又正月宫”。洪天贵福降生时,恰好有群鸟栖息在其屋顶上,飞鸣数日不散。后来,太平天国便将这种所谓的祥瑞之兆写进了正式出版的书籍中,说“万鸟来朝,早征幼主降生之瑞”[④]。


当时,洪秀全远在广西紫荆山区酝酿起义,具体家务均交给其族弟洪仁玕代为料理。受洪秀全的嘱托,洪仁玕代为婴儿取名。他预先写了多张纸条放进筒内,此刻便用筷子钳起一张,得“天贵”两字,这便是洪秀全长子洪天贵一名的由来。洪秀全一度将其长子的名字改为洪贵福,后来又在其原名上添加一个“福”字,改称洪天贵福。清方则把他的名字误传为洪福瑱。[⑤]


次年6月,即正式揭帜起义前夕,洪秀全特地派遣黄盛爵、侯昌伯两人潜赴花县,将自己的家眷接到广西会合。黄、侯两人是在晚上赶到的,据他们事后描述,当晚屋顶上发出一道红色圆光,远处乍一看以为是房屋在燃烧,走近后发觉光环逐渐升高褪散。于是,太平天国官书日后又据此加了一笔:“红光绕室,足验天启发迹之祥。”[⑥]按照中国传统的计算年龄的方法,这一年洪天贵福才2岁,实际年龄尚不足8个月。


起义立国后,天王洪秀全随即册立洪天贵福为“幼主”,其身份相当于过去的皇太子。[⑦]从时间上推算,洪秀全此时还没有别的儿子出世。如此早早地立储,而不是等到时机成熟之时,通过考察甄别,在所有的子嗣当中挑选一个最为中意的人选,这是太平天国不同于清王朝的地方。[⑧]就这样,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尚在牙牙学语的洪天贵福被立为太平天国的储君、洪秀全未来的接班人,尽管太平军此时还只是一群“流寇”,尚未占据一寸疆土。


随后,士气高涨的太平军一举攻克了永安州城,接着突围北上,迭攻桂林、全州。不久,太平军又跳出广西,挥师湖南,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高歌猛进,直至于1853年春定都天京(今南京)。


洪天贵福正是随着这股铁流,从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来到了江天一色虎踞龙盘的金陵古城,只是他此时年仅5岁,因而对这段辉煌的太平天国开国史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忆或印象。天朝宫殿(俗称“天王府”)建成后,洪天贵福便住了进去,从此便被高楼危墙与外界隔绝开来。直到11年后天京沦陷,他始终没有出过宫城之门。[⑨]


儿时的洪天贵福任性顽劣,有关他的故事传到了宫外,乃至惊动了权倾一时的东王杨秀清。1853年12月25日,杨秀清在向洪秀全抖落天父下凡的威风时,小题大做,干涉洪秀全的家务事,其中便谈到了管束幼主洪天贵福的问题。杨秀清先是以天父名义降旨说:“即今幼主,我天父降生,虽性本善,然亦要及时教导,方不至性相近而为习相远也。现今将其初生本性顺机教导,使其炼得正正,为天下万国楷模,使天下万国皆为法则。观其所言所行,合乎天情者,则可任其所言所行;若有不合天情之处,便要节制,切不可任其率性所为。”接着,天父(杨)上门兴师问罪,下令杖责洪秀全四十,在洪秀全甘愿受杖和北王韦昌辉等人苦苦哀求的情况下,方才收回成命。天父下凡的闹剧结束后,双方恢复了君臣名分,杨秀清又奏陈天王说:“天父圣旨,命二兄要将幼主时时教导,须要教得好好,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要合乎准则,不可任其心意所向。譬如天父降雨之时,幼主意欲出去游玩,若任其意游玩,是(势)必雨淋身湿。即此一事,就要节制,使其天晴之时方可游玩。”[⑩]杨秀清话里话外,分明是在批评洪秀全教子无方,对洪天贵福过于娇宠。


两天后,杨秀清在以臣下的身份拜谒天王时,又唠叨起了管教洪天贵福的话题。他说:“……我主二兄曾经上过高天,得蒙天父亲自一一教过,然后始差下凡,为天下万国真主,今日尚且有错,还要劳天父下凡教导,何况我幼主年轻未知人性,尚属婴孩?今将天父所赐景物戏弄破坏则可,至若既知人性,将来天父赐来宝物甚多,若是任其心性,把来故意戏弄破烂则不可。务要其体念物力维艰,为天下法则。”[11]这等于捎带着把洪氏父子又数落了一遍。








(二)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居功自傲,权力欲日益膨胀,不时借天父下凡的名义羞辱洪秀全,逼迫其就范。不过,单就插手幼主教育问题一事而论,杨秀清虽有借题发挥之嫌,但其所言却不无道理。事隔不久,洪天贵福正式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这与杨秀清的干预似乎不无关系。


洪天贵福6岁开始读书。因为内宫不允许有别的男性居住或出入,所以,洪天贵福最初的启蒙老师是比他年长10岁的同父异母姐姐洪天姣。[12]后来,出于对洪天贵福教育问题的重视,洪秀全也亲自过问此事,只不过受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的左右,他向自己儿子所灌输的东西颇为独特。


上帝教教义是洪秀全对洪天贵福实施教育的核心内容。太平天国以宗教起家,又以宗教立国,因此,在洪秀全看来,既然洪天贵福日后是自己的接班人,那么,他首先就得继承自己所手创的宗教学说。


据洪天贵福后来自述,他在宫中先后读过太平天国刊行的《十全大吉诗》、《三字经》、《幼学诗》、《千字诏》、《醒世文》、《太平救世诏》、《太平救世诰》、《颁行诏书》。[13]那么,这些书都讲了哪些具体内容呢?


《十全大吉诗》又名《天父上帝言题皇诏》,1853年刻印,内收假托为上帝所昭示的10首诗,讲述洪秀全奉上帝之命下凡救世、众人须真心信实才能升天享福的道理。《三字经》,1853年刊行,属启蒙读物,全书三字一句,共352句,讲述上帝的权能和天王奉命下凡救世的使命,劝导幼童拜上帝,守天条,修好炼正。《幼学诗》,1851年出版,共收五言诗34首,分别以敬上帝、敬耶稣、敬肉亲和朝廷、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道等为题。《千字诏》即《御制千字诏》,1854年刻印,同样也是幼学读本,四字一句,共276句,讲述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耶稣救世赎罪的神迹故事和洪秀全奉命下凡起义立国的历史。《醒世文》,1858年刊行,分别告诫官、兵、民和敌军,阐明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政策。《太平救世诏》一书不见于太平天国书目,不知何指,恐系洪天贵福误记。《太平救世诰》初刻于1853年,起初叫《太平救世歌》,次年改为现名,因以东王杨秀清名义颁行的文献称“诰”(“诰谕”之省称)而得名,内收假托杨秀清撰写的诗文,阐述上帝的权能、东王本人的使命和君臣兄弟之道。《颁行诏书》,1852年刊行,辑录杨秀清、萧朝贵会衔发布的三篇檄文,阐述太平天国的政治和宗教思想。


不过,洪天贵福所开列的这份书目并不完整。一个有益的线索是,为了推行教化,洪秀全曾给自己的后宫(即“娘娘”)订立了一个读书计划,规定“每日读书一章,轮读诗一首,礼拜日加读天条。……每日先读书一章,后读诗一首。一日读旧遗一章,一日读新遗一章”[14]。文中的“旧遗”、“新遗”分别指太平天国根据基督教《圣经》修订出版的《旧遗诏圣书》(《旧约》)、《新遗诏圣书》(《新约》),1853年印行;“诗”指洪秀全专为后宫撰写的宗教伦理诗,1857年合辑出版,取名为《天父诗》;“天条”指《天条书》,初版于1852年,内收十款天条、赞美经和各式祷告上帝的奏章。上述上帝教典籍,包括后来陆续出版的《天父圣旨》、《天兄圣旨》、《太平天日》等书,洪天贵福照理也应当读过。


洪天贵福的日常生活也同宗教密不可分。每天就餐之前,他照例要祷告上帝,口中念叨“感谢上帝,祝福有衣有食,无灾无难,魂得升天”。每逢举行七日礼拜仪式,他还要念诵赞美经:


赞美上帝圣神为天帝父,


赞美基督为救世天圣主。


真道岂与,世道相同,


能救人灵,享福无穷。


智者踊跃,接之为福,


愚者省悟,天堂路通。


天父鸿恩,广大无边,


不惜太子,遣降凡间,


捐命代赎,吾侪罪孽,


人知悔改,魂得升天。[15]


洪秀全所手创的宗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宗教,其源头来自西方基督教。在起义初期,上帝教极大地迎合了下层民众的心理,成为太平军将士征伐江山的巨大精神源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帝教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从而逐渐失去其原先的感召力,既无力继续充当太平天国的精神支柱,也无法阻遏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人心离散等现象的出现。[16]洪仁玕于1859年总理朝政后,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日益蔓延的信仰危机,认为“天朝初以天父真道蓄万心如一心,故众弟只知有天父兄,不怕有妖魔鬼”,而“今因人心冷淡,故锐气减半耳”。[17]为了重新收拾人心,洪秀全一味强化上帝信仰。但是,洪秀全后期的宗教实践已不再像前期那样含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很难寻觅到什么足以真正振奋人心的内容,而是动辄便说“爷哥朕幼”(指天父、天兄、天王本人、幼主),沉溺于渲染自己作为真命天子的权威,甚至一度将国号改为“上帝天国”。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洪秀全为构建宗教理论殚精竭虑,但他的一切努力终究流于迂阔,不切实际,故而与事无补。忠王李秀成便对此举抱有抵触情绪,在其“自述”中再三批评天王“一味靠天”、“言天说地”。以洪秀全这样偏执虚诞的心态,辅以空洞乏味的宗教说教,很难想象能对洪天贵福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下述事例正说明了这一点。曾有一位名叫熊万泉的清朝降官投其所好,特意训练了一只青鹦鹉进献给洪秀全。这只鹦鹉会说话,每天都说“亚父山河,永永崽坐,永永阔阔扶崽坐”。“亚父”指上帝,“崽”指洪秀全和他的子孙。洪秀全大喜过望,在宫中用银笼将鹦鹉圈养起来。1861年6月19日(天历辛酉十一年五月初九日),他还郑重其事地专门就此颁布一道诏旨,说这只鹦鹉是上帝恩赐的“瑞鸟”,所讲的话是“上帝圣旨”。[18]时年13岁的洪天贵福正是在鹦鹉之语的伴随下成长的。在被俘后的亲笔自述中,他先后两次提到这只青鹦鹉会讲什么话。[19]可见这一细枝末节在洪天贵福的宫廷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之重,以至于使他刻骨铭心。


除宗教教义外,洪天贵福还接受了一些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孝亲观念便是其中之一。


在儒家眼里,孝道与治道原本是相通的,《论语·学而》便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也就是说,倘若人人都能成为孝子,自然也就不会有人犯上作乱了。历代封建王朝之所以标榜以孝治天下,其中的奥妙也就在此。太平天国一脉相承,同样十分重视孝亲观念,强调“人伦有五,孝弟为先”,宣称“孝友既尽,出仕事君,移孝作忠,能致其身”。[20]十款天条系从《旧约·出埃及记》中的摩西十诫演变而来,既是上帝教的宗教诫律,同时又是太平天国的法律准绳,其第五天条的内容便是“孝顺父母”,严申“凡忤逆父母者是犯天条”。[21]天父(杨秀清)下凡时也曾明确告诫洪秀全:“今朕差尔治天下,以孝道为先。”[22]因此,洪秀全十分注重向自己的儿子灌输这一点。


在通常的情况下,洪天贵福每天要四次向洪秀全写本章请安。这些本章很有可能是由洪秀全本人草拟,然后再由年幼的洪天贵福每天依样画葫芦递上去。以下便是这些本章的具体内容:


早朝请安本章


小子天贵福跪请爹爹宽心安福坐,爹爹万岁万岁万万岁。跪请爹爹圣体安否,求爹放宽圣怀,永坐天国万万年。



早饭请安


小子天贵福跪请爹爹宽心安福食宴。



午时请安


小子天贵福跪请爹爹宽心安福坐。跪请爹爹身安否,请爹宽心。



夜饭请安


小子天贵福跪请爹爹宽心食宴,食毕宴放宽圣怀安福睡。[23]


文中凡遇“爹爹”、“爹”字眼时,一律照例抬头两格,以示恭敬。概括地说,上述本章的主旨是祝福洪秀全吃好睡好,圣体安泰,坐稳江山。洪秀全每天都被这些动听的语言包围着,缠绕着,或许他都已经看腻了,听烦了,但出自自己长子的笔下,不知他看后是否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男女之别是洪秀全向洪天贵福着重灌输的另一个传统的伦理观念。


由于身份特殊,洪天贵福9岁这一年就已经成婚,实际年龄仅有7周岁,是地地道道的童婚。洪秀全一手包办,给他娶了四个年龄相仿的妻子,其中有两人姓黄,均为广西人;一人姓侯,安庆人;一人姓张,湖北人。据洪天贵福自述,他和自己的四个妻子住在天朝宫殿的左殿上屋,其父洪秀全住在前殿,其母赖莲英和众妈(洪秀全的后宫)住在右殿,两个弟弟洪天光、洪天明分别住在金龙殿和左殿下屋。[24]


....................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材料表明"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历史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i6072d7f7a6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