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公元前五百年,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传入我国,后经与我国的儒教、道教彼此冲突与相互融合,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继承性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14 次


佛教在印度公元前六世纪被创建。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6年。他原名乔答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比罗卫城,是净饭王的长子。他在青年时期就受到社会动荡的影响,痛感人世苦难深重,变幻无常,努力寻求解脱人生苦难之道。
29岁出家修行,历时6年,终于得道成佛。之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的思想,逐渐拥有众多信徒,进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公元前五百年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传入我国...

扩展资料:
1、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67),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2、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Śākyamuni)不是其本名,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意义是“释迦族圣者”。“释迦”是他所属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牟尼”是当时对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称谓,译作“文”、“寂静”等,是圣者之德,“释迦牟尼”汉译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称为“释尊”或“佛陀”。
乔达摩(Gotama;Gautama)又译“瞿昙”,义为“纯淑”、“地最胜”。传统上认为这是他的族姓;也有认为是其母族姓,其姨母是拘利族瞿昙姓之女,此外舍利子、满慈子、迦旃延子等都以母之姓来称呼,说明当时有名字包含母亲姓名的习俗。佛的堂弟提婆达多也曾自称和佛都是“母族成就”。
悉达多(Siddhāttha;Siddhārtha)又作“悉达”、“悉陀”、“悉多頞他”等,义译有“财吉”、“成利”、“一切义成”等。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在俗家时的本名;也有认为是后人的假托。《佛所行赞》说,其父净饭王发愿“一切达成,国富力强”,因此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参考资料:佛教-搜狗百科

参考资料:释迦牟尼-搜狗百科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公元前五百年,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传入我国,后经与我国的儒教、道教彼此冲突与相互融合,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k6093645410f8e.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