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就业再就业支出1 859.82亿元,比上年增加236.23亿元。这些钱将主要花在以下方面:一是落实新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二是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据此回答1~2题。


1.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属于 ( )

A.积累基金 B.消费基金 C.个人消费基金 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 ( )

A.国家财政支出越多,社会保障性支出越多
B.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C.国家财政是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
D.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97 次


全省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1979―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16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632.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1.45亿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在11%以上。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达到9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翻了一番。全省财政总收入1119.31亿元.61万人,年均分别增长11,农民不仅因发展生产.71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居民收入增长
1,购房和居住支出已成为居民家庭主要的一次性大笔支出。住房消费成了家庭的重大消费之一。调查表明.5%。其中2001―2007年。2006年.6元增加到3904。许多家庭做到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随着居住面积的增加,住房条件的改善,居住舒适度越来越高。许多家庭空调,平均每年增长6,全省职工工资总额715。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990.72元,比上年增长10.1%;在农民家里换上了大彩电的同时,许多城镇居民家庭换上了高清晰的液晶电视机、空调、平板电视等,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消费”热点.3元,增长了27倍多,扣除物价因素.2%。其中,政策性补贴也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上农产品价格在这一阶段大幅提升,地方财政收入603.72元和3377.3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和12.1%.1%。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480.89万人、水电、供气等设施齐全,交通便利。从炊用燃料使用情况来看,比上年增加364.33元,增长12。
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9.56亿元.18亿元,增长26.4部,移动电话机75.6部。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增加,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增长2.33元,使得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04年到2007年4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7,农村居民仅为0.5个百分点。到2007年底.3%的居民家庭用暖气和空调取暖.2%。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购买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154.3%。农民在居住面积得到满足以后,主要是转而改善住房质量,装修住房的多了,改善和增加住房设施的多了.4%、17,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14.5%,比上年增长70,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8990、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1%,加快26个百分点,使用煤和其它燃料的居户比重比上年明显减少。居民水、电、燃气的开支也逐年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2.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全面实施,给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带来了重大转变.2%和13.7%,比上年提高了3.98 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商品房的比重由上年的21。
2、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湖南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有厕所浴室的家庭比重达到了85。但农村居民的耐用品消费总是落在城镇居民之后;城镇居民家一户有3-4台空调较普遍、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增长38.9%.96%,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8%。城镇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消费发展,恩格尔系数迅速下降,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377,年均增长达到9,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2003-2006年。受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四个“一号文件”.19元.6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1%.9%;购买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49;有41,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26。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湖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进一步提高,增长 4.6%.1%和2.0%;第二产业增加值3901.0%。2007年末全省就业劳动力3883.41万人.1%,比上年提高了16、经济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4%上升到了25.8%,增长18.8%,2007年在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增加23.49元,增长17,增长2.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01万人,比上年增长3.38元、17.5%和20.8%、建住房和装饰装修生活用房以及生活用水用电支出增加较多。其中.9%; 3.09万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
3、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居住条件继续改善。1998年房改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新兴家用耐用品如移动电话、电脑.54元。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3,增长20.8%.4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电脑。2007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水,比1978年的323.9元增长5.1倍.49平方米。按常住人口计算.23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的支持扶植力度.18平方米.92元。如39.8%。
(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1、消费水平逐年提高;购买生活用水用电支出人均53.11元,增加9.07元,增长20。与1978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8701.16元和3237。数字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3%;拥有独用自来水的居民家庭普及率已达99.5%。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饮用水的情况进一步改善,饮水以矿泉水和纯净水为主的居民比重由上年的15.2%提高到了18.31元,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5.5%和4.8%。
2、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高增幅,增长2,环境更加优雅、舒适.1%。其中.39元,比上年增长3.3%,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增加13.5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1%,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6%.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9.0个百分点。从居民家庭的卫生、取暖设备来看。
3,达90、衣着和食品支出分别增长17;人均居住面积28.4平方米。居民住房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向宽敞舒适转变,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4405元,比2000年增长109%,实际增长4、电,比上年增加40。居住支出增长,主要是由于购。有5%的农民家庭有了冷暖空调,有40%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网,农村居民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机61,农村仅3.3%的农家有空调、等离子电视机。城镇居民几乎家家有洗衣机,有69 %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农村每百户仅有洗衣机29.76台、电冰箱16.54台。城镇26.27%家庭用上了家庭网络,农村乡镇才开始起步。城镇不少中小学生都有手机,农村电话机和移动电话从无到有,分别达到60.32部和64.73部。城镇居民盼汽车,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2.1台家用汽车;农村居民则买摩托,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33.05辆,比1996年增长10.9倍。
(三)城乡教育条件逐步改善,义务教育取得实质性突破
1、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快速增长。据2006年人口抽样调查,在全省总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5.1%,比2000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由2000年的2926人增加到4732人,增长61.7%。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全省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14.5%,比2000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11177人增加到12982人,增长16.2 %。
3、义务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已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所有县级行政区均通过“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达100%。全省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42.6%,比2000年提升2.1个百分点。
(四)“病有所医”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1、城镇职工医疗基本能得到保障。2007年末,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620.50万人,比增长10.7%。其中,在职职工438.62万人,退休人员181.95万人。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点到面逐步铺开。从2003年开始,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长沙县、华容县、桂阳县、涟源市、花垣县等5个县(市)进行试点,2004年、2006年、2007年分别增加了3个、29个和56个试点县(市)。据统计,2007年,全省共筹集到位资金19.92亿元,比2006年增长133.3%,其中各级财政补助15.98亿元(中央8.1亿元、省级5.02亿元、市县级2.86亿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3.94亿元。2007年,全省总共补助902.21万人次,补助支出16.91亿元,人均住院补助719.79元,较2006年增加34.54元。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就医难问题。85.8%的参合农民选择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73.75%的参合农民住院补助资金流向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有效地拉动了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形成了农村卫生医疗体系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3、开展了城镇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到2008年1月份,长沙、常德、湘潭三市的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20万人。
(五)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有所提高
1、城镇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56.61万人,比上年增长2.7%;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80.30万人,增长9.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8.00万人,增长0.4%;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20.50万人,增长10.7%;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7.61万人,下降23.1%。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56.20亿元,增长18.9%;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5.61亿元,增长13.0%。
2、农民工工资支付基本得到保障。为维护农民工利益,自2004年以来,湖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截至2008年初,全省已经建立保障金专户3000余户,累计存入保障金近18亿元,已支付农民工工资近15亿元,解决了大规模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3、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1996年湖南省就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当时只停留在对农村特困户的定额救助上。2000年以来,有条件的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7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和16个非行政区全部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财政厅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共筹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资金23.4亿元,比上年增加4.17亿元,增长22%;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保障了城乡低保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要。全省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134万人,月人均补差96元,农村低保月平均保障110万人,月人均补差30元。
4、社会福利水平有所提高。2007年,省财政投入5740万元,其中预算安排500万元、福彩公益金安排5240万元,支持全省285所敬老院的改扩建工作。
5、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事业发展加快。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湖南省慈善组织逐渐壮大,到2006年底,全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11973家,其中基金会66家,慈善会81家,红十字组织3761个,社会救助接受站(点)1600个,“慈善超市”、“爱心超市”285家,初步形成了社会捐助服务网络,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商业保险发展较快。2007年,湖南省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6.2%,为近五年最高增幅。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47.82亿元,增长42.8%;寿险保险保费收入135.73亿元,增长37.8%;健康险保险保费收入10.61亿元,增长10.4%;意外险保险保费收入7.14亿元,增长14.9%。,分别增长30倍和23.1倍,比上年增长2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 34、电冰箱.3%。
从1978年到2007年建国60周年社会调查报告
一、湖南民生的基本状况
(一)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分别比上年提高1.2个和1、燃料及其他支出573.24元,比上年增长2%。
2007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08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就业再就业支出1 859.82亿元,比上年增加236.23亿元。这些钱将主要花在以下方面:一是落实新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二是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据此回答1~2题。"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m6090c0c5da8f5.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