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宋淳熙三年(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朱熹把纲常伦理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固有的“本心”。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陆九渊则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只要存心养性就可恢复“本心”。这说明两人的分歧在于


A.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B. 理是否为万物之本原
C. 儒家伦理道德的地位
D. 理的存在和求证方式

所属分类: 历史 (免费栏目) 浏览量: 84 次


根据“朱熹把纲常伦理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固有的‘本心’”,和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陆九渊则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可知朱熹认为理是客观存在,而陆九渊则认为理在心中,两人的分歧在于对理的存在和求证方式的不同,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人都将天理看作万物本原,把儒家伦理当作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ABC三项是两人的相同观点,不是分歧,不符合题意。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宋淳熙三年(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朱熹把纲常伦理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固有的“本心”。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陆九渊则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只要存心养性就可恢复“本心”。这说明两人的分歧在于"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历史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n60a22c470b4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