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如果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据此回答下题。历史与现实总有一些相似之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获得了很大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了。下一阶段我们应该


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保护一切传统习俗,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③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拒绝西方思想文化
④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突出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08 次


鲁国的北面是离间孔子的齐国,南面是比较落后的楚国,孔子出行的第一站便选中了卫国。不仅卫国是鲁国的兄弟之邦,而且子路的妻兄颜浊邹也愿意为他们提供方便,孔子与弟子们便挥鞭策马西行卫国。
车到卫国的国都帝丘(今河南濮阳一带)。这里是当年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地,国势稳定,当时执政的是卫灵公。看到巍峨的城楼,孔子振奋起来,他掸了掸一路风尘,内心燃起一腔以仁德治国的热情。进了城,弟子冉求驾驭着马车,走在国都的大街上,孔子见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由叹道:“人真多啊!”冉求问他“人多了怎么办?”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想办法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求又问:“富起来再做些什么呢?”孔子说:“教化他们。”
重视经济发展,富民强国,重视对人的教育。“先富后教”这脱口而出的话语,正是孔子深思熟虑的结果。(《论语·子路》)
来到卫国,孔子一行寄住在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家里。颜浊邹引进孔子见了卫灵公。
  孔子在鲁国担任过大司寇,加之博学多才,不仅在鲁国享有盛誉,且在邻邦影响较大,名气颇高。卫灵公对孔子礼遇有加,但对他的主张并不理解,卫灵公按照鲁国给孔子的官俸数量,赐于孔子,但并未交付他任何权力,孔子也没争取到什么职务,他在卫国无事可做,只好把功夫用到教书育人上,一大批年青人纷纷投到孔子门下求学。教书授道之余,孔子还致力于卫国的人文、政治研究,并与一些贤达官员交往,发表一些遵循礼制,洁身自好的议论。这一来,引起卫灵公等人的疑心,加之有人向卫灵公进言孔子的坏话,卫灵公就派公孙于假带人以照顾孔子生活为由在其住地走进走出,监视孔子。孔子也觉察到他已受到当地官员的排挤和卫灵公对自己的不信任,同时体察到政治的险恶,卫灵公也不是自己所寻觅的贤明君侯,不胜惋惜,悲叹,呆了十个月,便决定离开卫国。  孔子一行要到陈国去,路经匡地(今河南睢阳县),有人误将孔子当成了匡地人恨之入骨的鲁人阳虎,因为阳虎曾欺虐过匡人,于是就报告了举兵谋反失败后龟缩在匡地的公孙戍;公孙戍不分真假,指挥兵马将孔子师徒围困五天,后于三更时分,杀一条血路突围,得以脱险。孔子对他的弟子颜渊说:“天意既然是不灭绝这个文化道统,那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孔子坚信自己不会被人加害,脱险后到了距匡城十五里外的蒲地(今河南长垣县),蒲人公叔氏欲举兵谋反,误认孔丘是卫国君派来刺探军情的。团团将孔子师徒围住,孔子从容不迫,沉着机智,与公孙氏击掌盟誓,佯称绝不泄露其谋反之事,才得以摆脱围困,化险为夷,随即调转车头,直返卫国之都帝丘。

    在卫国,孔子寄居在德高望重的重臣蘧伯玉家里,二人志同道合,过往甚密,伯玉抱负远大,闻过则喜,知错改错,倍受孔子尊崇。他为孔子送行时说:“夫子以推行礼治为己任,难能可贵,但依我的经验,夫子在鲁国没有达到的目的,在卫国也未必能达到。”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纵然困难再大,我的志向也是不会改变的。”在此之前,孔子也曾表示过“如果一个贤明的国君用我的话,一个月我就做出成绩来,三年就使这一个国家变大样。”(《子路》)但是,在卫国他找不到这样贤明的国君,他对这里的一切感到厌恶、失望,因此决定离开卫国 。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如果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据此回答下题。历史与现实总有一些相似之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获得了很大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了。下一阶段我们应该"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o60938bd2a9ef0.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