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遣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完成题。


【1】“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这表明“二十四节气”
①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②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物质文化遗产
④作为传统农耕基准仍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指南
A.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2】“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是我国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对太阳、气候、土地、水域等因素观察的智慧结晶,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从哲学角度看,“二十四节气”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②作为真理性认识,推动生产实践的发展③作为哲学智慧,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④作为精神财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87 次


本题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真理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具有“非物质”性,“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是两种文化遗产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材料中的“二十四节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二十四节气”不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指南,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遣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完成题。"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o60adc329883b0.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