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人吃下的食物经过消化道时,在哪个部位停留时间最长?


A.胃
B.结肠
C.直肠
D.十二指肠
E.食道

所属分类: 生物 (免费栏目) 浏览量: 557 次


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食物在口腔内以机械性消化(食物被磨碎)为主,因为食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故口腔内的消化作用不大。
食物从食道进入胃后,即受到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和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此时,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在胃酸参与下)初步分解,胃内容物变成粥样的食糜状态,小量地多次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推送。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开始了小肠内的消化。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在小肠内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各种营养成分逐渐被分解为简单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内吸收。因此,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只留下难于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消化道的运动包括咀嚼和吞咽,以及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的蠕动,即推进食糜或食糜转化产物向前运动。咀嚼过程有一部分是随意运动,而吞咽动作则相反,它是一次性完成的反射性动作。吞咽反射引起食管蠕动,食物在几秒钟之内就被推向胃部,推进速度取决于食物的稠度。在进餐时进入胃中的食糜一层层堆积,充满食物的胃有3种形式的运动:蠕动、收缩和整个胃体大小变化。通过这些运动,胃内容物可被充分混合。胃排空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胃中食糜的理化性质和十二指肠的情况。
这些理化性质包括食物的粉碎程度,渗透压、pH值和体积。液体和颗粒小的食物通过幽门(环状括约肌)的速度最快,较大块的食物先经胃运动粉碎才能被推进。胃内容物体积越大,开始排空的速度越,决,排空速度随胃的体积缩小而减慢。这种关系适用于混合膳食。脂肪对胃运动的抑制极为明显(脂肪食物在胃中难以消化),而糖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对胃的运动影响甚小。成人每天有300~500毫升经过消化的食糜由小肠末端进入盲肠,这种食糜中有未被吸收或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如植物纤维素。进入盲肠的食糜通过细菌的作用还会发生一些分解。在大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中,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经揉动混合,同时由于水分被吸收而浓缩,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中的部分内容物会被推到降结肠或直肠(每天有3~4次)。直肠不断膨胀引起排便。
大肠内无消化作用,仅具一定的吸收功能。
小肠是完成食物消化与吸收最重要的管道。小肠起自幽门、止于回肠末端,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远端至回盲部与大肠相接,小肠壁分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肌浆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功能主要由小肠来完成。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大都是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肪与多糖以及可吸收的无机离子与维生素。这些物质经过口腔与胃,变成食糜后进入小肠,但化学万分不变,在小肠内受胆汁、胰液和小肠液的作用,转化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如单糖、低取胜肽与氨基酸、乳糜微粒,吸收入血,运送全身。根据推测,成人的小肠,每日能吸收3000ml液体、35~55g蛋白质、10~15g脂肪,碳水化合物在西方国家为400g、我国则每日吸收600g。
小肠壁肌肉的运动,主要起促进消化和吸收,将内容物向下推送,小肠的运动是分节运动、蠕动、绒毛收缩等几种形式,这些形式的运动都有利于食物与消化液的充分混合,完成消化过程。蠕动的强弱决定于肠内食物的刺激,在正常情况下,吃纤维多的蔬菜和白薯时肠蠕动就快。
小肠的吸收是将水解后的小分子物质,透过粘膜,进入血液。小肠长达5m以上,它和食糜接触主要是粘膜层,专司吸收功能。由上皮、固有层与粘膜肌层所组成。上皮及固有层共同形成指状突起,称为绒毛。据统计小肠全部绒毛共400万个以上,每个绒毛约长0.5~1.5μm,约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明显地扩大了小肠与营养素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吸收,绒毛里还有平滑肌纤维,能不断地收缩和舒张,加速物质的吸收,不同物质的吸收是有很大区别的。
碳水化合物是我国膳食主要营养素之一,它每天供给的热量为70%。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60%),也有少量蔗糖(30%)和乳糖(10%)等。食入的淀粉一小部分在口腔经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以及食物中的蔗糖、乳糖经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内的双糖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乳糖酶、果糖酶)分解为单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生成的单糖经粘膜细胞的载体转运至细胞内并进入血液,缺乏乳糖酶的病人,乳糖不能分解与吸收,不吸收的乳糖分解为乳酸,引起腹泻。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见图26-1。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人吃下的食物经过消化道时,在哪个部位停留时间最长?"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生物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p603469349c15f.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