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成功抓住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做出了独特贡献。下一个10年,面对国际环境和自身国情可能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中国政府对“十二五”做出了明确定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说明( )
①事物处在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④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34 次


应对未来挑战,把握好未来10年战略机遇期,需要从决策层面上进一步高瞻远瞩,认清和跨越现代化进程中的“拉美陷阱”、“西班牙幻影”、“日韩困境”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恰好到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在此背景下,研究和回顾其他国家经济成败经验教训,对中国未来发展不无裨益。

  直面“拉美陷阱”、“西班牙幻影”、“日韩困境”三座大山

  应对未来挑战,历史是一面镜子。纵观世界近代历史,一个个强国的崛起与每一次的社会变革与复兴运动,无不是抓住重大的历史机遇期,迅速转变产业结构、科学传统和社会运行方式,制定一系列战略目标。

  当前所掀起的技术经济社会变革的第四次浪潮,带给我们的不单有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跃,更涉及到文化、体制的变迁。鉴于此,未来科学家托夫勒大声疾呼:“人类不止在过渡,而且在转型;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新社会,而是一个崭新文明的再创造。”未来10年,中国要谨防“拉美陷阱”、“西班牙幻影”、“日韩困境”三座大山。

  “拉美陷阱”也称“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经济“起飞”,大量农民涌向城市,而由于当时实行的分割政策,绝大多数人被阻隔在城市的周围,形成了特有的棚户区居民,未能融入城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社会消费也出现了畸形现象。一边是繁荣的现代化,一边却产生了那么多穷人;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社会陷入动荡,发展停滞。拉美国家在处理快速城市化时期,社会政策出现偏差,没有能够顺畅城市化,没有能很好的解决农民转变为市民的问题。大量的农民团聚在城市,没有融入现代城市文明,形成地域分割和族群分割的各类贫民窟,成为现代城市各类社会问题的策源地,人均收入阻隔在6000美元的玻璃穹幕之中,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阻断了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继续升级。

  “西班牙幻影”是指以权力支撑的财富会终成“幻影”。1521—1600年,西班牙强盛时期,世界贵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然而,潮水般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西班牙此时只扮演了“过路财神”的角色,成为“黄金漏斗”。“西班牙幻影”说明,只积累财富而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集成、政府创新、文化精进、社会进化,任何财富的拥有者都是昙花一现;不激发和维持人们的创新力,一个国家的繁荣就不会长久。20世纪70年代,日韩的飞速工业化使世人震惊,但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从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一路走低,其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迅速下降,韩国的现代公司、SK集团也纷纷出现经济危机。由于忽视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企业和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仍然以政府为主导,一个个“大企业和超大企业”缺少创新、创业的激励,技术多停留于模仿层面,缺乏企业核心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得原本飞速发展的日韩经济陷入了泥沼之中。

  回顾历史与进行国际流变比对,无疑有助于我国未雨绸缪,不再陷入现代化的陷阱。

  以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为基点推动中国战略转型

  中国要避免陷入“西班牙幻影”、“拉美陷阱”与“日韩困境”的泥沼而成功实现转型,关键是要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包含人文社会普遍服务、产业社会普遍服务、信息知识社会普遍服务三个子系统,具有均等化、全覆盖、可获得性、强制性、可持续五大内在规定性。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是一项服务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综合保障制度,不仅仅是单方面索取政府投入,更具有自主生产性;在提供社会“安全网”的同时,搭建起能够使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性平台。

  借助于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将有效防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社会断裂和失衡,中国数千年来的乡土文明死结将被彻底打开。这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社会多元复合转型深入推进战略。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加剧了世界的转型,中国进入了转型青春期、快速成长期,社会转型呈现多元复合特征。如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变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攻坚、农业社会快速工业化并向知识社会跃升、立体科层结构向扁平网络结构变革、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过渡、产业依赖向产业原创转变、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模式切换、生存型文化向发展型文化突破,等等。不同维度的转型,既各具特色又相互渗透、共同推进。由此,要深化改革,必须要综合性、多视角、全方位地制定政策,顶层设计,系统集成。以城市化为中心,以市场化为动力,以产业先导为引领,蛙跳知识经济,完成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实现工业化、知识化的双跨越。

  第二,构筑社会普遍服务战略支撑平台。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能够使国土范围内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享有平等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同质的基本公共服务,分享现代化成果,确保社会在低成本、稳定状态下健康运行。在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人文普遍服务保障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自由迁徙权,给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谨防“拉美陷阱”;产业普遍服务实现网络产业化、产业网络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支撑中国产业创新平台,谨防“西班牙幻影”;信息知识普遍服务确保社会诚信,致力于构建信息和知识扩散机制,降级社会运行成本,谨防“日韩困境”。

  第三,明晰创业型经济发展的路线图。21世纪是“创业时代”,全球经济正在由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所谓创业型经济,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与企业家精神互融的新型经济形态,以创新、创业、创造为核心,以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宗旨,通过建立综合创新体系为创业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时期,整个社会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愈加突出。在享受知识时代信息快速传递、要素全球流动的便利的同时,一系列诸如“教育鸿沟”、“数字鸿沟”、“就业机会鸿沟”、“文化鸿沟”等问题呼唤着以创业型经济来引领和驱动社会的新一轮增长。

  第四,培育世界经济增长极战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的迅速崛起,使得中国经济的“南、中、北”三大增长极浮出水面,进而精凝和辐射全国。城乡统筹,东中西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梯度推进,早日建成“东、中、西”大城市群,打造中国新的增长极。第五,科技创意双驱动,启动先导产业引领战略。21世纪,大学将成为知识集聚地和财富创造中心,科技创新、创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两大驱动轮,以科技与创意形成的先导产业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竞争模式。先导产业集群的构建可以快速集聚和耦合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等社会复合资本,捕捉全球科技、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快速提升国家竞争力,抢占全球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快速推进现代化进程,使中国引领亚洲板块、影响世界格局。鉴于此,国家应全力构造“官、产、学、研、创、金”多螺旋激励结构,积极培育先导产业集群,建设世界性的先导产业园区。

  社会普遍服务助推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靳万军研究员:中国30年改革开放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等矛盾凸显,中国改革进入了重要关口,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战略思维和发展动力。

  许振中教授的文章从分析中国发展可能面临的“三座大山”入手,提出了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完成当前经济战略转型的对策建议。该文立意高远,但一些问题限于篇幅未深入展开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跨越: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社会普遍服务体系的构建》一书,能使读者对中国当前遇到的发展问题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成功抓住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做出了独特贡献。下一个10年,面对国际环境和自身国情可能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中国政府对“十二五”做出了明确定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说明( )<br>①事物处在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br>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r>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br>④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p6090bee0748ae.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