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交友时不说大话、空话,不轻易许诺,而一旦答应别人,则“一诺千金”。有这样行为习惯的人,才会博得信任,说明在交友中要


A、言而有信
B、坦诚相见
C、宽容理解
D、平等待人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04 次


极度欢喜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真正讲信用的人,做事从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了,犹如刻在石头上的花纹,永远也不会改变。
有句成语叫“一诺千金”,出自于《史记》的一个典故:秦末时,楚地有个人叫季布,他非常重视承诺,只要是答应了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当时楚国人有句谚语:
“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古人以说出来却做不到为耻,故从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因此,我们平时讲话要再三思量,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分”。如果经常喜欢信口开河,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再改就难了。
曾参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也是以身作则。
一次,他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儿子吵着也要去。她不愿带儿子去,便说:“你在家好好玩,等我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便不再吵闹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把家里一头猪杀了。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说:“我是被儿子缠得没办法,才故意哄哄他,你怎么可以当真呢?”
曾参严肃地回答:“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什么都跟父母学。你今天若骗了他,等于是在教他日后也去讲假话。而且,他若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那你以后再对他教育,他就很难相信你了。
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好呢?”
可见,父母不能为了让孩子听话,就随随便便许诺,诚实守信才是做人的美德。
同时,别人有求于自己时,我们也应慎重观察:如果有意义,就答应下来;如果觉得不妥,千万不可草率地许诺。先承诺再观察,是愚者的举动;先观察再承诺,才是智者的行为。如《量理宝藏论》
云:“先许后察愚者举,先察后许智者轨。”
然而,有些人做任何事都不经考虑,别人拜托什么马上答应,这种“轻诺”往往不可靠。《老子》亦云:“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许诺者,很少会守信用;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必定有很大难度。
我在建学校时,一个老板听说我有资金缺口,便自告奋勇地说:
“虽然我已承诺供养某大德 100 万,说帮他搞一个建筑,但他建得不成功,干脆我把钱转到您这边建学校吧!”
我说:“既然你给别人承诺了,就不要改变。这个资金缺口,我慢慢再想办法。”
虽然他对我这边有信心,但从守信的角度来说,这样做不太合理。
古人说:“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也就是说,极度欢喜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为什么呢?因为“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欢喜时说的话,多数难以兑现,容易失信于人;愤怒时说的话,因情绪不佳,往往会不得体。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因一时兴起就开口许诺,否则,到时候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
愿我们每天都有所收获!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交友时不说大话、空话,不轻易许诺,而一旦答应别人,则“一诺千金”。有这样行为习惯的人,才会博得信任,说明在交友中要"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p609361c490e58.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