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回答1-2题:


1.我国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两大政策的变化是由于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
②表明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③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社会总供给与需求失衡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④表明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对国家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对4万亿元巨额投资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属于财政支出 
②它属于财政收入
③能增强我国经济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有效刺激国内需求,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国家通过它可以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66 次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准确把握”
  1.准确把握“第一要义”,全力以赴“保增长”
  “第一要义是发展”,揭示和概括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全部内容中的首要地位,指明了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抓住的首要一环。当务之急,就是要采取正确措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迫于严峻的形势,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一周之后,央行宣布大幅度降息1.08个百分点,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
  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按照会议要求,中国各地区、各部门均快速启动和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四季度1000亿元中央投资已大体落实到项目,这些项目在今后两年中大约需要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据国家发改委测算,大体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此外,地方政府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相继出台。短短一个多月间,全国地方政府投资计划额度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
  从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看出,这次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既通过开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扩大了投资需求,又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扩大了消费需求,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 此次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其中在支持自主创新和加强生态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投资额分别达3500亿和1600亿元,这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调结构是长远之策。
  2.准确把握“核心内容”,事事做到“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为此,中央出台两项政策:
  政策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安居工程属“民心工程”,将该措施置于拉动内需政策的首要位置,显示了政府的重视程度,也是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导向,抑制房价进而释放百姓的消费需求。
  政策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目前,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较明显。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性破除。相对于资源集中的城市,农村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农村基础设施的改进,将大大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降低农业企业动力、运输成本。
  3.准确把握“基本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标准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发展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这些基本要求,才能避免发展中的片面性和发展的失调、失衡、不可持续,从而实现科学的发展。
  2008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保增长、调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四个工作重点,既强调要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又强调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控制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特别强调要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回答1-2题:"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p60938c4eb9151.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