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蜈蚣又名什么?


A.蚯蚓
B.百足
C.沙虫
D.红虫

所属分类: 生物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29 次


【物种名称】 蜈蚣
  【又 名】 百足虫、天龙、千足虫
  【类型】 金头蜈蚣(长江沿岸地区)、红龙(广西)
  【拉丁学名】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英文名称】 Scolopendra
  【科属分类】 唇足纲、蜈蚣科(Psittacidae) 
  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一般长1.5毫米--34毫米之间。
  药用蜈蚣是大型唇足类多足动物,只有21对步足和1对颚足;“钱串子”是蜈蚣近亲,学名蚰蜒,只有15 对步足和1 对颚足;“石蜈蚣”也只有15 对步足。还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 对、45 对,最多的达到173 对。
  药用名称:蜈蚣
  别 名:天龙、百脚、吴公,钱串子
  起源:蜈蚣(Centipede)扁长节肢食肉动物,每一节皆有脚一对。源起希留利亚纪,至今仍有两千八百种存活。和节肢动物一样,以多节肢生物闻名。
[编辑本段][药物]
  为动物大蜈蚣科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全虫体。产于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春夏捕捉,用两头尖的竹片插入头尾两部,绷紧,晒干,亦可用沸水烫过,晒干,生用。
  [药化] 含蜈蚣毒(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酷胺酸、蚁酸及胆甾醇等。
  蜈蚣  蜈蚣[编辑本段][药理]
  (1)注射液对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白血病L160、肝癌瘤体等的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并有增强作用。
  (2)散剂给小鼠口服3~9天后,对戊四氮、士的宁、纯炳碱的半数惊厥量引起的惊厥有对抗作用。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3)多量及长期使用,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内服一次在10条以上时,易引起周身性红斑,压之褪色,以膝关节部多见,停药2~3天后可自行消退。
[编辑本段][药性]
  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
[编辑本段][药效]
  败毒抗癌、息风解痉、退炎治疮。
[编辑本段][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蜈蚣又名什么?"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生物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r60346937365f1.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