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魏晋隋唐时期曾经实行“均田制”,但是到了唐朝后期,政府已无田可均。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土地大量抛荒
C.土地兼并严重
D.政府软弱无能

所属分类: 历史 (免费栏目) 浏览量: 78 次


隋唐均田制之特别在於北朝奴婢和牛只亦得受田,奴婢人数亦无限制且牛亦得授田60亩,以四牛为限,共240亩,比贫农所得80亩,多出三倍,由此可推知当日土地应多人口未繁,故能分及奴婢牛只,亦配合北魏均田以增生产之目的,同时能靠牛只和奴婢的名义获得更多田的多半是贵族阶级,从而保障他们利益减低他们对新政的抗拒。
隋则奴婢受田已有限制,庶人家庭六十至亲王三百人为限,至於丁牛受田至隋代已取消,唐代则奴婢及牛固不得授田,妇女亦无授田之例,只有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後人推测此乃因人口日众政府田亩不足分配。加上唐之授田及还田年岁分别比北魏迟三岁及早六岁,可知已有田少不足分配之情况出现。而宽乡、狭乡之行政区设立更可以证明在当日己有些地方是不能依照均田制之田地数目授田。开皇二十年,隋文帝派使到全国调查均田情况,发现狭乡每丁才受田二十亩。而唐代开元天宝户籍残卷所记授田之数量亦显示足永业田者多,而足口分田的,几无一户。

用来授给的只有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十分有限,加上实际上口分田能还官的很少,用来均田的数量实在不足。加上人口增值,税收负担较重,农民遇到自然灾害就变卖田地,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必然要发生,因此北魏均田制实施不久就遭受到破坏。唐代均田制衰亡的原因应该归结为土地无限制自由买卖导致官僚地主、权贵豪强不断兼并土地,荒地数量有限导致均田不足,使均田制无法继续实行,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衰退、服役加重、农民到处流亡给均田制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最终均田制废止。综上,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打破自然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土地的私有化和商品化;新的官僚贵族和地主商人兼并土地的强烈愿望迫使加速了均田制的灭亡;宋元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很高程度,皇权和地方官僚地主势力的结合更加紧密,从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同时,由于北魏均田制和唐代均田制都是封建国家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榨取租调,一旦出现社会动荡、农民逃亡,均田制的重要作用便随之消失;在分散的劳动和小私有者的前提下,如果土地是公有或国有,那么其财产关系就是隶属与奴役关系,这也决定了均田制必然瓦解。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92007691.html?qbl=relate_question_4&word=%CC%C6%B4%FA%BE%F9%CC%EF%D6%C6%D3%D0%BA%CE%B1%E4%BB%AF%2C%D5%E2%D0%A9%B1%E4%BB%AF%B7%B4%D3%B3%C1%CB%CA%B2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魏晋隋唐时期曾经实行“均田制”,但是到了唐朝后期,政府已无田可均。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历史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s6072f085be2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