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有可能进入以居民购买力充分释放、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期。2008年我国平均GDP达到3312.6美元。为了有助于实现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可以实行的措施是


A、控制银行消费贷款规模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C、提高消费品的零售价格
D、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居民的利息收入

所属分类: 政治 (免费栏目) 浏览量: 84 次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是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实现了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跨越。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际经济发展轨迹来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在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时,经济发展有许多显著的共性特征。
  1.发展方向特点:面临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历史经验和国际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分水岭,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存在较大变数。处理得当,通常会出现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人均GDP的更高突破;反之,则可能出现经济震荡,徘徊不前,甚至倒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与拉美、东亚国家在相近的时期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突破,日本、韩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成功跨越这道“分水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成功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普遍保持了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很快实现人均GDP5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的突破。而处于大致相同起跑线上的拉美国家,由于实施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本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增长方式难以向集约化过渡,导致农业衰退,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失业剧增,经济发展艰难,有的国家,如巴西甚至出现倒退,直到本世纪初人均GDP仍徘徊在2000至3000美元之间。
  2.产业结构特点:第三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变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呈明显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的重心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规律。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重工业的比重逐步提升;从整体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二产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之前,经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工业化时期,“投资主导—工业推动”的组合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而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
  3.发展动力变化: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可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大动力。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发达经济体逐渐放弃“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前期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由以主要依靠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4.企业格局变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实力的主要载体。企业实力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工业化初级阶段,广大中小企业是产业的重要支柱力量。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大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跨国公司或企业迅速崛起壮大,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载体,带动人均GDP迅速向更高阶段跨越。例如,从1965年到1980年,美国年营业收入在5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比重从2.4%上升到5.4%;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超大型公司从0.13万个上升到0.61万个,增长了3.69倍;资产排名前100名公司的资产集中度达到46.7%。
  5.收入分配结构变化:中产阶层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体发生的一个直观明显的变化就是中产阶层迅速扩大。在现代发达国家中,中产阶层人数众多,如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占全社会家庭总数的比重都在70%以上。中产阶层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具有强劲的购买力,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同时,中产阶层的形成,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产阶层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人均GDP向更高阶段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有可能进入以居民购买力充分释放、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期。2008年我国平均GDP达到3312.6美元。为了有助于实现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可以实行的措施是"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政治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t609363e828009.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