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

所属分类: 历史 (免费栏目) 浏览量: 72 次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平民和贵族间的斗争就开始了。因为平民是罗马军队的主力,所以在斗争中他们采取了有效的一招:“撤离运动”。即一有战事,他们就携带武器,离开罗马,搞得贵族们很狼狈。公元前494年的“第一次撤离运动”,罗马贵族不得不对平民做出第一次让步,“相传平民在这年获得推举保民官的权利。保民官有权否决行政长官侵害平民利益的命令,其本身神圣不可侵犯。同时出现平民会议,保民官由平民会议选举。”(291页)
公元前449年的“第三次撤离运动”,促使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是由贵族和平民各5人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该法对限制贵族的专横有一定作用。与此同时,当时的两个执政官还被迫实施了一项法案,规定“平民会议”对罗马全民具有法律效力。从此平民会议开始具有“公民会议”的性质,它所通过的议案也能约束贵族。这样贵族也不得不放下架子,也去参加平民会议。公元前445年,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得通婚的限制。次年,罗马开始选举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规定平民可以当选。
公元前376—367年,平民连续支持两个好保民官,经过十年的斗争,终于迫使制定法案,规定执政官中必须有一人出身平民。此后不久,平民又逐渐取得担任大祭司长等高级官员的权利。至公元前326年,又通过了类似雅典“梭伦改革”的法案,废除债务奴役制(但逊色于“梭伦改革”)。公元前287年,平民又进行了一次撤离运动,这次的斗争成果很大。出身平民的当时的独裁官霍滕西阿再次制定法案,规定平民会议的决议毋须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即对罗马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罗马共和国具有完整立法权的公民会议。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争取政治权利斗争的胜利结束。


罗马共和国建立以来,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整整进行了两个世纪,平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与“贵族”基本平等的权利。但因为罗马的高级官员都是无薪职,所以只有富裕平民才有财力担任高官。这样平民上层和原来的贵族合为了“新贵”。
原有的百人团会议和库里亚会议仍保留,库里亚会议基本已成摆设,百人团会议主要选举执政官等;平民会议主要选举保民官等。元老院仍有广泛的权力,但里面已进入了有钱的平民。

纵观罗马这一时期的政局,应该属于民主政体,但比雅典逊色。总之共和时期的罗马是一种介于“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政体,有很多“民主”因素,但也有氏族贵族统治的残余。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不完全的民主制”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历史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v6072d79213feb.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