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唐朝科举考试包括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相关注释就能中试,而进士则需要较高的才华和文学水平,因此进士“为时所尚”,多出高官。但武周时期,狄仁杰以明经入仕,却能两度为相。这说明当时的人才选拔


A.制度已发生质变
B.取决于应试者的能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服务于现实政治需要

所属分类: 历史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23 次


材料中的人才选拔并非指科举制本身,而是指科举中举后的仕途问题,虽与能力有关,但此时狄仁杰等已经不是应试者的身份,而是朝廷官员,其擢升与当时武周与李氏集团、士族与庶族的复杂矛盾等有关,并直接与武则天相关,故选择D项;科举为选拔行政人才而设,材料并未提到与此相关的变化,排除A项;进士比明经难考,说明考进士需“应试者”具备更突出的能力,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C项是整个科举制的作用,材料强调科举后的升官问题,排除。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唐朝科举考试包括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相关注释就能中试,而进士则需要较高的才华和文学水平,因此进士“为时所尚”,多出高官。但武周时期,狄仁杰以明经入仕,却能两度为相。这说明当时的人才选拔"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历史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v60a23418c99e9.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