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有
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②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③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通过改革俄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专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所属分类: 历史 (免费栏目) 浏览量: 81 次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不是资产阶级主持的,而是封建地主主持的改革。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但是当时的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依然是沙皇统治下的封建制度的俄国,俄国的资产阶级在不断壮大,但是那时的力量还是无法与沙皇抗衡的,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迅速的原因是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的废除农奴制度,到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为好。”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1861年改革是国内外形势挑战的结果,当时的俄国,危险与机遇并存,沙皇政府的当权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改革来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但改革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之所以能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沙皇是弃小利,保大利。

  封建生产方式:封建地主占有的大量土地是靠农民耕种的。农民在地主的自营地上劳动的全部成果归地主所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 望采纳~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有<br>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br>②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br>③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r>④通过改革俄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专政"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历史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w6072f47c4ee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