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论散文(节选)梁实秋与“散文”对应的名词,严格地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包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音的诗”,“建筑就是冻凝的诗”。柏拉图的对话录,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也就是一首诗。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限,倒是散文和韵文可以有适当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规则的音律。散文对于我们人生的关系,比韵文更为密切。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不过会说话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散文家。散文也有散文的艺术。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话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也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无论你有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只消按照规律填凑起来,看的时候行列整齐,读的时候声调铿锵,至少在外表上比较容易遮丑。散文便不然,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Carlyle)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伯风(Buffon)说:“文调就是那个人。”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断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譬如说《左传》的文字好,好在哪里?司马迁的文笔妙,妙在哪里?这真是很难解说的。
【1】根据文意,下列对于“散文”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和我们人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天天说的话、写的文章都是散文。
B. 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限制,是最自由的,因此驾驭起来相对容易些。
C. 散文是一种翻译,它能够把我们头脑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呈现出来,最能显现作者真实的个性。
D. 散文的妙处很多,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它比其他文体更有艺术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和散文相对的文体严格地讲应当是“韵文”,而“韵文”和“诗”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
B. 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包含着诗,而号称为诗的,里面的材料却仍然是散文。
C. 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是相同的,即使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读起来也会感到声调铿锵。
D. 散文和韵文的区别在于节奏和韵律这些形式要素上的不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散文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所以,我们鉴赏散文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对于散文那流动的情感,更是无法把握。
B. “诗”时常可以用各种媒介物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观看体操比赛、欣赏交响乐等也能体会到一种诗意。
C. 要写出好的散文,富于感情、思路清晰都是作者需要把握的重要因素。
D. 伯风说:“文调就是那个人。”因此,提升人品,也有助于提高文品。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31 次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文意,下列对于‘散文’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对‘散文’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写的文章都是散文”错,文中并未提及,文章第二段只是说“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B项,“驾驭起来相对容易些”错误,第三段说的是“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D项,“它比其他文体更有艺术价值”错,原文中无此说法。故选C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A项,“‘韵文’和‘诗’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与‘散文’对应的名词,严格地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由此可知,“韵文”和“诗” 并不相同。B项,“而号称为诗的,里面的材料却仍然是散文”错误,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文章第一段说的是“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文中说的是“也许”,并不是选项所说的肯定说法。C项,“在韵文里……韵法是相同的”错误,第三段说的是“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故选D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的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散文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所以,我们鉴赏散文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对于散文那流动的情感,更是无法把握”错误,选项说法绝对。第四段说的是“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故选A项。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e60ab49140a8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