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FT的信号蛋白能通过植物体韧皮部的汁液传送到生长点,促使植物开花。合成FT的场所及组成FT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A.叶绿体、葡萄糖
B.线粒体、氨基酸
C.核糖体、氨基酸
D.核糖体、核苷酸

所属分类: 生物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09 次


植物的生命信息是怎样传递的呢?1996年,英国诺里奇东英吉利大学的-个研究小组在将西红柿叶子摘下之后,记录下其茎部的电流活动。试验表明,韧皮部的信号最强烈,而韧皮部是将叶子里的汁液输送到植物体其它各部分的通道[96] 。美国农业部分子生物学家弗兰克•图拉诺最近发现,叶子能通过离子渠道向根部和茎部发出讯号,以便进行化学自卫,抵御害虫。图拉诺认为,当植物体内的某种蛋白质遇到谷氨酸等物质时,它会向韧皮部发出电讯号,韧皮细胞就会重新排列组成-种类似于动物神经的组织用以传递信息[97]。限于当今植物学发展水平低下的状况,我们还不能确定植物是否有大脑和神经。但是无数的植物学家已经发现,在植物中类似于动物体内中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信息传递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有些植物甚至能够利用这种功能来捕食动物。比如说猪笼草的笼中能分泌出-种密汁,小昆虫在被引诱飞来吃蜜时,―失足便会跌进里面,猪笼草立刻关闭瓶盖,并同时分泌出-种消化液,把昆虫化成肉汁。最早注意到食虫植物的人是达尔文,他通过实验后发现,这些植物是受含氮化合物刺激的结果,并且认为这类植物体内可能有象动物神经中电脉冲-样的信号,由笼内触发毛迅速传递到内部的运动细胞,进而引起运动细胞的迅速反应将昆虫捕获。但是达尔文的解释仍然令人费解,因为这种高度复杂,协调统-的诱捕、吞食昆虫的活动,对于有着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动物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对于-种我们认为没有头脑的植物来说真是令人不敢想象。植物真的没有大脑和神经吗?我们知道含羞草奇妙的特性是由于在每根长满叶子的枝杈与主杆连接的地方,以及小叶子的基部都有-个比较膨大的部分,叫做叶枕,它对刺激的反映最敏感。科学家用精密仪器对它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后发现,只要人们轻轻碰-下叶子,在0.03秒内,刺激便会传到叶枕,这与动物受刺激时的电信号十分相似。60年代美国的一些大学的实验表明,导致含羞草这种行为的原因是钙迅速流进了它的细胞。按照达尔文的提示,伦敦大学学院的医学生理学家约翰•伯登-桑德森给捕蝇草绑上电极,他发现,当捕蝇草的触须被碰到时,便会产生类似动物的电脉冲。然而两者的反应速度却大不相同:动物神经冲动的传播速度为每秒100米,而植物体内电脉冲的传播速度仅为每秒3厘米。在自然界,有17个不同科目的大约1000多种植物是有触觉的。科学家们认为,它们的这种反应十有八九是从细菌——即所有植物的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因为细菌可以通过产生微弱的电信号对刺激作出反应。植物还有看的本事,它们也许没有眼睛,但是格拉斯哥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雷思•詹金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有觉察光的蛋白质,植物组织内含有名为crytochrome和phytochrome的光敏色素蛋白质,它们可以“分辨”光的强弱。这种能力很可能使植物看到我们视力所不能看到的波长,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植物能感觉到光照射过来的方向,光的方向使植物知道早上什么时候该“醒来”,同样也能促使植物额外分泌栎精和堪非醇这两种无色色素,这两种色素能滤出强烈的阳光,并发挥“遮光剂”的作用来保护植物免受强烈的紫外线B的照射。植物还可以听见声音,莫迪凯•贾菲教授通过向矮豆植株不断播放70至80分贝——比普通的人声略高——的“颤音”,使这种植物的生长速度加快了一倍。种子的发芽率也能通过同样的方法大大加快,罗卜种子的发芽率可以从平均20%增加到80~90%。植物还具有十分敏感的嗅觉。荷兰瓦赫宁恩农业大学的科学家马塞尔•笛克发现,当植物受到害虫的攻击时,就能分泌出一种气味来提醒其它植物开始产生害虫讨厌的气味。迪克使用风筒将受攻击的植物发出的气味引向健康的植物。健康的植物在“闻到”或“听到”警告后便迅速开始释放特殊气味。植物从还是种子时就具有出色的嗅觉。即便是埋在土里的最微小的种子也能闻到烟雾里能促进其发芽的化合物。这可能是大自然用来保证生命在森林大火中得以延续的途径。在南非那塔尔大学和柯尔丝滕博施国家植物园工作的英国科学家发现,如果把植物的种子浸泡在水中,而水中又充满了烟雾中的化合物的话,那么有许多种子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发芽〔98〕。对此,有人认为植物既然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心理活动,就-定能思考;既然会思考,就应当有支配思考的大脑。也有人认为植物的大脑在植物的每个单细胞内,因此植物懂得冷热、惊吓和感情的波动。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FT的信号蛋白能通过植物体韧皮部的汁液传送到生长点,促使植物开花。合成FT的场所及组成FT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生物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h606ea1e08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