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略无:一点都没有
B.属引凄异   属引:连续不断
C.五色交辉   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
D.自康乐以来  康乐:指南朝年号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
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
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古来共谈,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60 次


(1)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D.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故D不正确。
(2)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D.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成“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故D不正确。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甲文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故A不正确。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h60ab49e26d6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