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打击乐器分为哪两种?()


A.木质与金属
B.有调与无调
C.中国的与外国的
D.有皮的与无皮的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441 次


(一)打击乐器的分类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品种繁多,演奏技巧相当丰富。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
1、 响铜,如:大、小锣、芒(加金旁)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
2、 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
3、 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
(二)打击乐器的特色
我国打击乐器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 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三)打击乐器的介绍
1:碰铃
(1) 碰铃的由来:
碰铃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又称碰钟或星。
(2) 碰铃的结构组成:
碰铃形小碗状,用铜制成,一副两个,无固定音高。
(3)碰铃的演奏形式
碰铃音色清脆悦耳,声音穿透力强。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常配合优美抒情的曲调演奏,是色彩性和节奏性的乐器。
2:板鼓
(1) 板鼓的由来:
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板鼓又称皮鼓、单皮或干鼓。
(2) 板鼓的组成结构 :
板鼓的鼓框用坚厚的木料制成,一面蒙皮,无固定音高。
(3) 板鼓的演奏形式:
板鼓常用作戏剧伴奏起到指挥乐队的作用。板鼓除为唱腔击拍和渲染气氛外,还常用不同 的鼓点配合演员的动作,烘托人物的表情。在鼓乐合奏中板鼓也可独奏。
3:堂鼓
(1):堂鼓的由来:
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堂鼓,又称大鼓。
(2):堂鼓的组成结构:
堂鼓的鼓框是用木头制成的,两面蒙皮。
(3):堂鼓的演奏形式:
堂鼓是现代民族器乐合奏及戏曲音乐中常用的一种乐器。演奏时,将堂鼓放在木架上, 用双木槌敲击。因为堂鼓鼓面较大,从鼓心到鼓边可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各异。鼓心的音 较低沉,愈向鼓边则声音愈高,击奏时,音量能从很弱到很强,力度变化很大。可敲击复杂的花点,对情绪及气氛的渲染能起较大的作用。
4:缸鼓、定音缸鼓
(1) 缸鼓的由来:
作为民族乐器,缸鼓形状花盆,所以又称花盆鼓。
(2) 缸鼓的组成结构:
缸鼓的鼓框是用木头制成的,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形状似花盆。解放后,缸鼓吸收 了西洋定音鼓的结构特点被改制成定音缸鼓。有的周围装有八付伸缩螺旋,用以调节鼓皮张力 以达到一定音高。鼓身放在一个可以旋转的铁架上,利用鼓身的旋转又可以微调音的高低。另外,在铁架下侧装有踏板,利用踏板可以使音升高降低五度。演奏时,往往根据乐曲的需要,几种调音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 缸鼓的演奏形式:
缸鼓的演奏技巧与堂鼓大致相同,用双木槌敲击。音色较堂鼓柔和,常用于戏曲伴奏、器乐合奏,有时也能独奏。 定音缸鼓分为大、中、小三种,可单独演奏,也可几个同时演奏。定音缸鼓可运用大鼓的演奏技巧外,还可用西洋定音鼓的技巧演奏。定音缸鼓常用于合奏。
5:铜鼓
(1)铜鼓的由来:
铜鼓,是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的出现约在春秋晚期,关于铜鼓的记载,自汉以来常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盛行铜鼓,所以保存下来的铜鼓较多。
(2)铜鼓的组成结构
铜鼓全部铜铸,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侗环耳。鼓面和鼓身都刻有精制的花纹。
(3)铜鼓的演奏形式
铜鼓常常单独作为少数民族的舞蹈伴奏乐器使用,铜鼓发音低沉、浑厚。
6:朝鲜族长鼓
(1) 朝鲜族长鼓的由来:
朝鲜族长鼓简称长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 朝鲜族长鼓的组成结构
朝鲜族长鼓的鼓腔是用木头制成,两头大中间小,两端蒙皮。长鼓无固定音高。演奏时将 鼓横挂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执行片敲击。
(3) 朝鲜族长鼓的演奏形式
长鼓的音量不大但音色柔和,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长鼓多用在舞蹈中,由舞者边舞边击,亦可在合奏中作为节奏乐器使用。
7:大锣、 小锣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打击乐器分为哪两种?()"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k5fe5a224cd4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