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在丙寅三月之望   每月农历十五
B.敛赀财以送其行   同“资”。
C.则噪而相逐   追逐
D.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谈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之声义   若属皆且为所虏
B.缇骑按剑而前   弃甲曳兵而走
C.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以其无礼于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吴之民方痛心焉
C.谈笑以死
D.颜色不少变
【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A.(几位)有名望的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金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盒子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
B.(几位)有名望的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盒子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
C.(几位)有名望的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盒子装起来,仓促地与尸体合到了一起。
D.(几位)有名望的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金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盒子装起来,仓促地与尸体合到了一起。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歌颂了苏州百姓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
B.为五人之墓作碑记,选文按通常墓志铭的写法,叙述了五人各自的生平行事以及突出成就,以突出“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主旨。
C.选文中正面写市民暴动只有四个字“噪而相逐”,阉党和吴之民互相追逐,体现出这一场抗暴斗争的激烈性。
D.作者在前文中,只提“五人”,连五人的姓名也没有说。等到写了“五人”被阉党作为“吴民之乱”的首领被杀害时,才一一列举他们的姓名,是因为五人出身贫寒,到牺牲时才能“旌其所为”。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08 次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詈”,结合“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谈笑以死”等分析,译为谈论错误,应该译为骂、叱骂。句意: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介词,替;介词,被。B项,连词,表修饰。C项,介词,在;介词,对。D项,介词,用;介词,因为。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设题,考生可以把今天的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合乎语境。A项,古义:“行”是品行,“为”是成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B项,“痛心”,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C项,“谈笑”,说笑,又说又笑,形容态度从容。D项,“颜色”,古义:脸色、容颜;今义:颜料或色彩。故选C。
【4】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发”,拿出;“金”,银子,排除A项、D项。“函之”用棺材收敛他们;“卒”,最终,排除C项。句意: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故选B。
【5】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叙述了五人各自的生平行事”错误。C项,“阉党和吴之民互相追逐”错误,“噪而相逐”指“吴之民喧哗着追逐着阉党”。D项,“才一一列举他们的姓名,是因为五人出身贫寒”这两者没有因果关系。故选A。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参考译文: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br>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br>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u>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u>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br>(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k60ab4f994a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