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面小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B.委而去之   去:离开
C.多助之至   至:到达
D.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寡助之至
D.亲戚畔之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B.本文论述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时,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C.文章最后将“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突出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影响。
D.通过学习本文,我们能够体会到孟子的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说服力强的特点。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24 次


【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A.句意为: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池:护城河。B.句意为: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去:离开。C.句意为: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至:意思是“极点”。D.句意为: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顺:归顺。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通假字。解答此题时,可以先理解句子的大意,再去判断是否是通假字。A. 句意为: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B. 句意为: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巩固。C. 句意为: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至:意思是“极点”。D. 句意为: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通“叛”,背叛。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故选项错误,故选A.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面小题。<br>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r>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br>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br>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l60ab4a3d7b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