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积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止有剩骨(只、仅)
B. 顾野有麦场(看、视)
C. 屠暴起(暴怒)
D.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投以骨   静以修身
B. 数刀毙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乃悟前狼假寐   去后乃至
D. 而顷刻两毙   温故而知新
【3】翻译下面句子,错误的一项是( )
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文: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的很。
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译文: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4】下面对文章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文笔简练,情节曲折。
B.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语言、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C. “顾”、“奔”、“倚”、“弛”、“持”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
D. 本文语言简练而生动,写狼的“假寐”,运用“犬坐于的前”的生动比喻,并进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绘,把狼的狡猾神态刻画的活灵活现。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35 次


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年代:清参考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的解释有误,“暴”在这里是“突然”的意思。
【2】此题考查虚词的用法。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C项的两个“乃”都是“才”的意思。A:把;依靠,凭借。B:代词,指狼;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表转折;表顺承。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D项有误,“洞”在这里是“打洞”的意思,不是“藏在柴草洞里”。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B项有误,应该是主要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没有语言描写。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o60ab43ca61a81.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