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⑤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⑥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⑦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
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
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
D.在月光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2】这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 ( )
A.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B.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D.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3】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 ( )
A.①② \
③ \
④ \⑤⑥⑦
B.①\ ②\ ③④\ ⑤⑥⑦
C.①②\ ③\ ④⑤\⑥⑦
D.①②\ ③④\ ⑤⑥⑦
【4】对这段话的描写顺序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静态到动态,由近到远
B.由动态到静态,由远到近
C.由动态到静态,由近到远
D.由静态到动态,由远到近
【5】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 )
A.托物言志
B.融情于景
C.触景生情
D.直抒胸臆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96 次


【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回归语境,结合语境体会分析。首先看文中的语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本体是“荷花”,“荷花”是“零星”“白”的,荷花的周围是“层层的叶子”,这里的喻体是“明珠”“星星”,因为有月光,白色的荷花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因为有层层绿叶的衬托,所以这荷花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然后分析选项。A项,“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错误,“圆形”“闪闪发光”错误,这与语句中展现的荷花特点不合;B项,“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错误,文中看不出“名贵”,且“朵儿不大”也错误,语境中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并非“朵儿不大”;C项,“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中“光芒四射”错误,这与语境中本体“荷花”的特点不合。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然后找出“脉脉”所在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所修饰的对象,分析所达到的效果,最后与选项进行比对。“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脉脉”,形容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有默默地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意思,此处用“脉脉”形容“流水”,使用拟人的修辞,而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荷花”,结合语段中 “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缕缕清香”等可以知道荷花是柔美的,那么此处描写“流水”对“荷花”的脉脉情意,是侧面衬托荷花的柔美风姿。A项,“写出流水默默无声”错误,不是“默默无声”,而是“脉脉含情”; C项,“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错误,不是“默默无声”,而是“脉脉含情”,语段中的“荷花”不是“艳丽照人”,而是“柔美”;D项,“衬托荷花艳丽照人”错误,语段中的“荷花”不是“艳丽照人”,而是“柔美”。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本,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看是针对全篇设题,还是针对局部设题,如本题就是针对一段文字设题,然后就要看这段文字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句子和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段文字共有七句话,“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是描写“荷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描写“荷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描写“荷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描写“微风吹拂下荷塘的颤动”,由此可知,可以按照荷叶→荷花→荷香→微风吹拂下荷塘的颤动分为四个层次,即①②\③\④\⑤⑥⑦。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本,把握描写顺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这段话的描写顺序概括正确的一项”,然后梳理语段,找出描写的对象,分析描写对象之间的顺序。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和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是描写荷叶,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描写的是“荷花”,这里是描写“荷叶”“荷花”的静态,且属于近处观看;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描写“荷香”,⑤⑥⑦是描写“微风吹拂下荷塘的颤动”,“颤动”属于动态画面,且属于远处观看,由此可知,描写的顺序是由静到动,由近到远。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然后回顾散文常考的手法,再结合文本判断。散文常考的写法有托物言志、融情于景、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等。这段文字出自《荷塘月色》,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的对象是“荷塘”“月色”,选文中主要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以及微风吹拂下荷塘的颤动,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如写到叶子的时候使用“田田”,写荷花的时候使用“羞涩”,写流水的时候使用“脉脉”可见这段文字主要使用“融情于景”的手法。A项,“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这段文字没有表达自己的志向,而是融入自己的情感;C项,“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地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一般是先看到某景,然后产生某种情感,而文段的情感是融入景物之中的;D项,“直抒胸臆”,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语段没有直接抒发情感。故选B。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小题。"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o60ab49942065c.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