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准确的是


A.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学生患了近视,为了矫正近视而佩戴的眼睛是凹透镜
B.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
C.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画面,手机应远离学生
D.教室里用的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所属分类: 物理 (免费栏目) 浏览量: 69 次


一、选择题
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2.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3.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1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

4.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2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①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 ②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①汽化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C.①升华 ②液化 D.①升华 ②凝华
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二、填空题
1.天空中的云五彩缤纷,常常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那么云是怎么形成的呢?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__小冰晶,被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了云。(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3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这种固体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
3.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_________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一50℃,此时应选用_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当水沸腾时,观察其温度计的示数如右图4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_。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如果用硬纸片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信息阅读与解答题
1.炎热的夏天,床铺上的席子、地板、地坝等,到处都很热,让人受不了,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出一种能使这些地方(其中一个地方)的温度有所降低的简易方法(不得使用空调器),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2.医生用普通体温计给感冒发烧的病人测量体温,从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情况来看,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向天取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
(2)请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
问题:
简答:
四、实验与探究题
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5(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图5(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







2.小刚同学刚做完了沸腾实验,将酒精灯撤掉以后,紧接着又做了沸水的冷却实验,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t/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温度t/℃ 99 70 55 45 35 30 27 24 22 22 22 22

(l)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分析图像或表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却较长时间以后,水温不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保温瓶是一种生活用品。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其盛水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某物理兴趣小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从学校仓库借来10只保温瓶,经过保温性能测试,选取了保温性能相同的6只保温瓶进行实验。实验时,他们在6只保温瓶中同时装入初温都为98℃的不同质量的热水,经过10小时后测出每只瓶中水的温度为t。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热水瓶编号 1 2 3 4 5 6
装水的质量m/kg 1.8 1.7 1.6 1.5 1.4 1.3
水温t/℃ 83.0 81.5 79.0 78.0 76.5 74.0
(1)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采用如下方案:选用同一只保温瓶连续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时,保温瓶内装入温度相同、不同质量的热水,经过较长相同时间后,测出保温瓶中水的温度,然后将其比较,从而确定保温瓶保温效果与盛水量的关系。请分析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何优点和不足,并说出理由。


(3)物理实验室现有5只保温瓶,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比较每个保温瓶的保温性能。


答案:
一、1.D;2.B;3.B;4.A;5.D;
二、1.液化、凝华;2.晶体、0℃;3.气、酒精;4.(1)98℃、不变;(2)升高、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低),沸点越高(低)。
三、1.方法:用湿毛巾擦席子或在地板、地坝上洒一些水。道理: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有致冷作用。2.⑴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⑵体温计用之前都要用力向下甩几下,利用了物体具有惯性的性质;⑶体温计的玻璃管做成三棱形,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原理、⑷体温计玻璃泡内的物质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是因为水银(属金属物质)是热的良导体,利用了物质的热传递道理;3.(1)蒸发(或汽化)、液化、凝华、熔化;(2)问题:在云层中撒干冰后,为什么能使环境温度降低?简答:因干冰升华要吸热;问题:为什么要降低云层周围的温度?因水蒸气遇冷时才能液化或凝华形成降雨;
四、1.量程、C、-2、88;2.(1)图像略;(2)水温越高时,降低温度越快;(3)水温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3.(1)水的质量越大,保温效果越好;(2)优点:采用同一保温瓶,可控制每次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一样这一因素,缺点: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实验,环境温度这一因素对实验结果会造成影响;(3)在每个保温瓶中同时装入初温、质量均相同的热水,经过相同时间后保温瓶中水的温度,并将其比较得出结论。。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准确的是"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物理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t607e3eeab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