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
(一)《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增长才干
B.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轻薄、浮躁
C.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灌溉、浇灌
D.及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因往晓之
B.静以修身   以刀劈狼首
C.有闻而传之者   温故而知新
D.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于我如浮云
【3】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译文:整个国家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
B.《诫子书》中,“静”是一个核心词。“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是学习的前提。“淫慢、险躁”是其侧面表现。
C.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在短小的篇幅中简要地叙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没有多余的描写,十分生动。
D.《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146 次


【1】B.淫慢:放纵懈怠。故选B。
【2】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杞人;B.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介词,用;C.都是连词,表顺接;D.介词,在/介词,对于;故选C。
【3】C.国:国都。准确翻译为:国都上下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故选C。
【4】B.“淫慢、险躁”是其反面表现。故选B。译文甲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文,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节省了一个劳力。”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举国上下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br>(一)《诫子书》<br>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u>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u>。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u>年与时驰,意与日去,</u>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br>(二)《穿井得一人》<br>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u>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u>。<u>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u>。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v60ab4e8c1e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