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孟子认为()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


A.教育
B.政治
C.经济
D.军事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987 次


所谓的王政,除了轻徭薄役,减少刑罚之外,还把对鳏寡孤独,穷民无告者的深切怜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仁政”首先得把这些考虑进去。
  孟子政治经济思想的总纲是“仁政王道”,这个总纲领是完全建立在心理的情感原则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仁政王道”之所以可行,不在于任何外部条件,而在于“一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仁政王道”就是“不忍人之政”,“不忍人之政”是建立在“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的。“不忍人之心”并不特殊和神秘,每个人都有。所以,任何国君、掌权者只要能觉悟到、认识到自己这颗“不忍人之心”,然后就能行出“不忍人之政”,最终一统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将孔子的“推己及人”的所谓“忠恕之道”极大的扩展了,把它变成了“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理论。一切社会伦常秩序都建立在“不忍人之心” 的情感原则上。孟子在理论上抓住了儒学的关键特点,使得它与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无情”、韩非子的“利己”有了明确的基础分界线。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孟子认为()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w5f48c0b85bc4a.html


相关题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