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题库网 分享最新题库资源与答题解析


在《论语》中,多处提到“君子”。下面对“君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即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恼怒。这显示了君子修养高,有风范。
B.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君子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保持尊严。
C. “君子不器。”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这是主张君子应该具备多种才能技艺。
D.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不勾结,小人勾结不团结。君子应该胸怀广阔,公正待人,不结党营私。

所属分类: 文学 (免费栏目) 浏览量: 279 次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B项表述不准确,“君子不重,则不威”一句,“重”是庄重的意思,“威”是威仪的意思,孔子提出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

以上为百科题库网整理的关于"在《论语》中,多处提到“君子”。下面对“君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试题答案及解析,如想学习更多文学类竞赛题,欢迎访问www.baiketk.com查看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百科题库网https://www.baiketk.com/q_y60ab3f1ccd457.html


相关题目推荐